SCI论文发得好,投稿很关键!
  很多学术论文的写作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非常用心撰写的论文被多家期刊拒绝,令人非常沮丧。

  有丰富的论文写作和投稿经验的作者往往都会发现,论文写得好,不一定就能发得好,论文要发得好,投稿很关键。那么,如何投稿才更有效?

  1、有的放矢

  学术期刊相当于学术市场,作者相当于卖家,读者相当于买家。因此,如何让自己的学问更加符合读者和学术市场,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议题。

  所谓投稿,实际上不过是顺利实现学术发表,将自己的学术产品顺利投放到学术市场中。说白了,投稿就是推销自己的学术产品,把论文顺利“卖出去”。而且还要“卖个好价钱”。很多学者不愿意将论文视为产品,觉得学术是神圣的,但是说到底,学问必须有其市场,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不管这种市场以何种形式存在。

  首先,投稿者要明白自己的发表目的。发表目的有两个:为了传播学术观点;为了发表本身,比如发表以求学位毕业、职称晋升。前者是自目的性的,后者则是工具性的。从前一个目的来看,论文最好发表在人气较旺、知名度较高的期刊上,以便学术观点可以被更为广泛地传播;而从后面的目的看,论文最好发表在学术刊物中排名较为靠前的期刊上,比如很多高校所划定的顶级刊物上。当然,这两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重合,但也有不重合之处,作者在投稿前必须明确自己的发表诉求,然后以此确立一个发表的目标刊物。

  其次,投稿者在经过甄别、确立了目标刊物之后,最好对这些刊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投稿者最好深入阅读这些刊物,知晓它们的“套路”——选题的方向和角度、研究方法和论文性质、论文的写法等,如此一来,投稿者才能有的放矢。

  2、定制式写作

  每一个期刊都有其独特的发稿倾向和论文风格,这是由它长期的出版生态造成的,并不是某个编辑或作者决定的,所以,向其投稿,最好能够事先综合考虑期刊的选题、风格、取向、篇幅甚至体例等,让所写论文符合这些期刊的选题与风格等,甚至在写作的时候便有意识地向这些期刊靠拢,量体裁衣,定制式地写作。

  定制式写作就是将投稿融合到写作之中,一般来说,向什么刊物投稿,在论文写作之前就已经明确,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向这个刊物靠拢,甚至在选题时就加以考虑。论文选题最好与所投刊物的办刊宗旨、选题风格和定位一致。比如,给《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投稿前,我会认真看一下该期刊以前的论文,自觉反思论文整体是否与其相符。

  要系统阅读并跟踪这些期刊,了解这些刊物的投稿要求、刊物风格、刊物的选题要求及宗旨、内容范围、主要的发稿方向、出版周期、选稿周期、读者对象、发稿的篇幅等等,由此决定自己论文撰写的格式、内容和篇幅。

  3、投稿前的自查

  在投稿前,要进行自查,以便预先将问题消灭掉,避免投稿受阻。具体的自查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处于学术前沿,能否反映学术研究的现状、新动向和新趋势?

  第二,研究观点是否扎实、可靠,研究结论是否有实质性的推动?

  第三,是否已经表述清楚?自己能否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出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这样就可以检验自己的观点是否表达清楚,是否鲜明、突出,是否有新意,是否站得住脚。

  第四,论文的材料、数据和图表是否准确、简明和完备?语言是否规范,是否条理清楚、层次明确、逻辑完备?有无错别字、表达不到位的地方?

  第五,注释格式和参考文献是否到位?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反映了作者治学的态度是否严谨,文献的数量反映了作者的阅读量,参考文献的质量反映了作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注意索引文献的权威性和期刊档次,多引用专业刊物的论文、高级别刊物的论文,尽量引用专著和研究性论文,少引用教科书,否则说明作者的阅读量和知识面都比较有限。

  第六,作者信息是否完备?是否提供了电话、邮箱、作者单位和职称等必要信息?要把联系方式写上去,有的作者在投稿时不写联系方式,这样,编辑难以直接联系上。准确来说,投稿要注明作者信息,如姓名、性别、电话、通信地址、邮箱、工作单位、职称、研究单位。

  第七,有无涉嫌剽窃。论文剽窃是期刊的底线,一旦出现剽窃问题,不仅会使作者声誉受损,而且也会让期刊声誉遭受打击。不管是有意的抄袭,还是无意的重复,作者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否则,一旦被认定为剽窃,将会进入期刊的“黑名单”,影响今后的学术发表。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不能剽窃他人的论文,也不能自我剽窃,也就是同样的论文重复发表。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基金申请
SCI母语翻译
SCI实验外包
写作辅导
SCI论文辅导
在线客服
手机版
小程序
官方微信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