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调控淋巴细胞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章海兵课题组研究揭示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MLKLFADD在抑制淋巴细胞增生以及激活NLRP3炎症小体中的作用机制,为炎症性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细胞—通讯》。


      FADD是介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分子。FADD全身敲除的小鼠在胚胎期11.5天左右死亡,但同时敲除RIP3可以挽救这种胚胎致死,并且FADDRIP3双基因敲除的小鼠表现为进展性的淋巴细胞增生。


      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FADDMLKL双基因敲除小鼠,首次证实MLKL的缺失可以挽救FADD基因敲除导致的胚胎致死。进一步研究发现,FADDMLKL双基因敲除小鼠随着年龄增长,在9周龄左右开始患有全身性淋巴细胞增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全身淋巴结和脾脏肿大。流式分析结果显示,在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中积累了大量的CD3+B220+双阳性淋巴细胞,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增多。


      同时,研究表明,在MLKLFADD共同缺失的条件下,骨髓巨噬细胞中NF-kB信号通路激活减弱,降低了炎症小体激活所依赖的关键分子NLRP3的转录,进而影响了炎症小体的形成以及Caspase-1的剪切和IL-1β的分泌。


      该项研究揭示了FADDMLKL在小鼠胚胎发育、免疫系统稳态平衡以及炎症小体激活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机制,为细胞死亡相关蛋白参与炎症反应提供了新证据,同时为治疗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潜在药物靶点。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基金申请
SCI母语翻译
SCI实验外包
写作辅导
SCI论文辅导
在线客服
手机版
小程序
官方微信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