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HCM,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通常是由肌原纤维节基因的致病突变所引起,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左心室(LV)肥大、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和心率失常风险增加,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疗法能够改善疾病的进展。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题为“Valsartan in early-stag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 randomized phase 2 trial”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物缬沙坦(Valsartan)或能减缓早期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疾病进展,并改善其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医学博士Philip Thrush表示,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识别出了一种新型疗法,其实际上能影响潜在的疾病进程,而不仅仅是治疗患者的症状;此外,如果我们能够减缓疾病的进展,这可能意味着我们能够明显影响人群出现心脏性猝死的风险。肥厚性心肌病的主要特点是心肌的异常增厚,这种疾病是因编码肌原纤维节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肌原纤维节是一种蛋白丝状结构,其对于心肌的正常收缩非常必要。
尽管大多数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是无症状的,但该病主要表现为患者机体心脏的左心室肥大(即当心脏左心室无法正常泵血时)、心肌纤维化(心肌内的疤痕)及心力衰竭和心率异常风险增加。当前的疗法只能解决患者的症状,并旨在减缓或调节患者的心率,因此,研究人员迫切需要开发出新型疗法减缓疾病进展并解决其背后的原因,而且缬沙坦已经被证明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来预防心肌肥大的发生。
此前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类似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药物或能预防早期疾病阶段小鼠机体的心肌肥大,这或许就表明缬沙坦似乎也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在当前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将170名年龄在8-45岁之间被诊断为早期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缬沙坦或安慰剂组,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在研究第一年和第二年时对参与者进行追踪来记录其机体中某些血管特征的变化,包括左心室壁的厚度、质量以及容量。
总体而言,相比对照组而言,缬沙坦组参与者表现出了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善,研究者表示,这种药物对患者的耐受性较好,这或许就支持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来调查该药物的长期治疗效益并确定给予患者服药的最佳时间。研究者Thrush说道,尽管我们知道在治疗开始时患者能够获益,但我们并不清楚到底多早才是有益的;如今有很多儿童和年轻人都是家族性疾病突变的携带者,但其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甚至MRIs的扫描结果都是正确的,因此将其归纳到完全无症状的人群中或许对于研究者而言是一大挑战。对于诸如肥厚性心肌病这样的罕见疾病而言,研究者非常有必要后期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一种可获得的安全性药物或许能作为减缓早期肌原纤维节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疾病进展的关键机会。
医荟园,高端医学SCI科研服务平台
医荟园是中国领先的专业科研与英语母语学术编辑服务供应商,主要为非英语国家科研工作者提供最优质SCI﹑留学文书编辑和各类科研相关服务。目前,医荟园主要提供专业的SCI母语翻译,临床医学翻译,
医学论文翻译,医药认证翻译,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海外医疗培训,医学SCI培训等。我们深知每一篇学术论文对于每个客户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将“专注专业,服务领先,客户至上”作为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医荟园致力于搭建中国与世界科研互动的桥梁,为中国科研与学术研究贡献自己应有力量。同时,医荟园也将秉承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凭借卓越的团队学术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科研学术服务。医荟园汇聚了来自全球著名100多所顶尖高等教育学府的600多名各专业博士团队的雄厚学术力量。我们的愿景是为中国学术科研做出贡献,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我们的使命是聚焦于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与服务,持续为中国学术做出贡献;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最专业学术信息综合服务供应商。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