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睡得太早或太晚都有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存在着内部生物钟,它是一种无形的“时钟”,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决定,有助于人体身心功能的调节。由生物体内源性生物钟所产生的昼夜节律有着非常强的规律性,如果不按照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体会感受到疲劳和不舒适。长此以往,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作息时间紊乱会打破人体内部生物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迫于各种原因,很多人总是无法拥有正常且规律的作息,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饱受折磨。那么,你知道维持体内生物钟,保持身心健康的最佳入睡时间是哪个时间段吗?


  最新一项研究就表明,睡得太早或太晚都有可能扰乱生物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会旗下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 Digital Health》上,题为“Accelerometer-derived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a UK Biobank cohortstudy”。经过一系列研究,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最佳入睡时间,认为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睡觉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低。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UKB队列的88026名参与者被纳入分析,其中包括51214名女性(57.9%)和36812名男性(41.6%),受试者的年龄范围在43-79岁。这些受试者均在一周内佩戴具有加速度计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以收集相关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在随访期间有3172名参与者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在这其中1371名参与者午夜12点后入睡,1196名在晚上11:00至11:59入睡,473名在晚上10:00至晚上10:59之间入睡,仅仅只有132名在晚上10点前入睡。因而,从以上数据能够发现,入睡时间在午夜12点之后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而入睡时间在10:00至10:59之间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低。

  在调整了睡眠持续时间、睡眠不规律性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因素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入睡时间段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具体分析相关数据发现,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与入睡时间呈U型关系,入睡较早或者较晚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相比在10:00至10:59之间入睡,在午夜之后入睡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25%,在11:00至11:59之间入睡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了12%,在10点之前入睡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24%。

  接下来,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性别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性。他们发现,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一规律,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加显着一些。在控制了相关因素之后,只有入睡时间在10点之前与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显着相关。

  综上,这项研究表明,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之间呈U型关系,睡得太早或者太晚,都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晚上10:00至10:59即是最佳入睡时间。尽管这项研究没有得出入睡时间为什么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之间呈U型关系,但是结果表明,早睡或者晚睡可能会扰乱人体生物钟,进而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医荟园,高端医学SCI科研服务平台

  医荟园是中国领先的专业科研与英语母语学术编辑服务供应商,主要为非英语国家科研工作者提供最优质SCI﹑留学文书编辑和各类科研相关服务。目前,医荟园主要提供专业的SCI母语翻译,临床医学翻译,医学论文翻译,医药认证翻译,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海外医疗培训,医学SCI培训等。我们深知每一篇学术论文对于每个客户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将“专注专业,服务领先,客户至上”作为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医荟园致力于搭建中国与世界科研互动的桥梁,为中国科研与学术研究贡献自己应有力量。同时,医荟园也将秉承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凭借卓越的团队学术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科研学术服务。医荟园汇聚了来自全球著名100多所顶尖高等教育学府的600多名各专业博士团队的雄厚学术力量。我们的愿景是为中国学术科研做出贡献,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我们的使命是聚焦于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与服务,持续为中国学术做出贡献;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最专业学术信息综合服务供应商。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基金申请
SCI母语翻译
SCI实验外包
写作辅导
SCI论文辅导
在线客服
手机版
小程序
官方微信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