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sych:升高体温或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状

主要发现:

      相比于伪治疗手段,单次全身热疗(WBH)可在1周内快速呈现抗抑郁疗效,并在6周内得以维持,且安全性良好。

      鉴于当前抗抑郁疗法所存在的种种局限性,人们仍需要新的抑郁治疗手段。先前一项开放研究显示,全身热疗(WBH)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然而,该研究缺乏安慰剂对照设置,导致研究者所观察到的疗效可能不仅来自热疗本身,还有其他非特异性的成分,进而影响了研究的效力。


      一项512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机构的研究者围绕上述课题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旨在评估设置伪干预对照的情况下,单次WBH能否呈现特异性的抗抑郁疗效。本项为期6周的随机双盲研究于20132月至20155月之间开展,受试者年龄18-65岁,符合重性抑郁障碍(MDD)诊断标准,均无重大躯体疾病,未使用精神科药物,且17条目基线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得分≥16


      研究中,16名受试者被随机分入WBH组,并在设备的作用下将体温升高至38.5℃。另外14名受试者被随机分入伪治疗组:这些受试者同样躺进设备,里边同样有风扇和光源,但接受的并非完整治疗下的高强度红外热能。事实上,上述伪治疗的设置相当逼真,以至于其中10人坚信自己接受的就是真正的WBH治疗;另一方面,16名治疗组受试者中,还有1人认为自己被分入对照组。这一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降低了安慰剂效应在研究中所占的比重。研究主要转归为两组干预后HDRS得分的组间差异。

 

WBH组与对照组在随访期内的HDRS得分(Janssen CW, et al. 2016

研究结果:

 治疗6周后的观察期内,WBH组在所有观测点的HDRS减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第16.53, P<0.001; 26.35, P=0.001; 4:4.50, P=0.02; 64.27, P=0.02,如上图);


 调整潜在的介导因素后,上述结果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头痛、疲劳及口干。WBH组受试者出汗及恶心的发生率在数值上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认为,基于上述来自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WBH可能是一种安全、快速起效的抗抑郁治疗手段,且疗效较为持久。未来人们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在何种具体的治疗参数下,WBH可针对大多数患者产生最显著且最持久的临床疗效。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基金申请
SCI母语翻译
SCI实验外包
写作辅导
SCI论文辅导
在线客服
手机版
小程序
官方微信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