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纲的内涵
提纲是论文的骨架,决定了论文的走势,我们开始写论文的时候,首先得搭建框架。先搜集足够多的参考文献,用
学术论文观点对应这些材料,让这些文献有序、清晰的填充着论文的框架,然后用文字按照顺序将这些记录下来,整理出来的这份材料就是提纲的雏形了。
(二)提纲的作用
(1)有利于论文的谋篇布局。实际上,论文最初可能仅是零星的想法,或者仅有模糊、粗糙的轮廓,此时直接人手写作,一气呵成,往往可能因整体的结构问题造成返工,先拟提纲,提纲可以反复修改。
(2)有利于论文的整体进程。构思全而、布局合理的提纲无疑是论文写作“施工”中的蓝图,便于自行检查:是否围绕论点选择材料,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这样写作起来,胸有成竹思路畅通,得心应手。可以有效地杜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当然在写作过程中发觉不妥之处,可以修改提纲。
(3)有利于论文写作安排。有了总的纲要之后可以灵活安排写作时间。既可以从头到尼按自然顺序来写,也可以先写本论部分,再写开头、结尾。还可以写全文的任一部分,再写其他部分,最后组合成篇。具体做法,因人面异,大家都可以试试,
有的同学没有拟定提纲的习惯,有的觉得拟定提纲浪费时间。经常写作的同志却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初写论文若是能将自己的思路写成提纲,再去请教行家,人家也比较容易提出修改意见,这往往会得到卓有成效的指导。
二、编写提纲的步骤
(一)确定提要,加入材料,形成概要
读了书籍上的内容提要便可大体了解书的主要内容。毕业论文写作也要先写好论文提要,有了这个提纲的雏形,分别列出论文题目、大标题。小标题,尔后把选定的材料穿插进去就形成了毕业论文的概要。
(二)稿纸页数的总体大致分配
写作前对于文章篇幅的总体安排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有一位同学是这样估算的,他打算以6000字完成论文,大概使用20页300格稿纸,根据论文的各个部分大体的字数,总体可大致分配为:序论约1页,本论约17页,结论约2页。本论共有几项,每项页数多少可再作估算。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对于各部分的长短做到心中有个大数,避免论文篇幅结构上的盲目性。
三、编写提纲的常用方法
(一)提纲的类型
(1)简要提纲。有人称之为粗纲。简要地概括论文项目要点,排队列序,用粗线条描绘论文的总体轮廓。
(2)详细提纲。有人称之为细纲。将各级论点、主要论据、论证方法等结构项目开列出来,体现论文基本骨架和总体面貌。
(二)提纲的写法
(1)标题式。即以标题形式将该部分主要内容概括为标题式的短句或词语。此法的优点是:简洁、一目了然,提纲写作便捷。缺点是:内容过于简单,作者自己明白,别人不易看得懂,日久之后作者也容易遗忘。
如《高考模式改革研究)标题式提纲可写为:
(一)序论
(二)本论
1.高考改革的教育及社会背景
2.高考及高考模式改革的现实要求
3.高考改革多种模式分析
(三)结论
(2)句子式。即以能够表达完整主题的形式将该部分概括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此法的优点是:具体、明确。由于提纲为论文的各个段落层次提供了主题句,方便于起草成文。缺点是:文字量较大,写起来比较费时费力。
如《如何对高考模式进行改革》句子式提纲可写改为:
(一)前言
1.提炼中心观点
2.说清楚写作目的
(二)正论
1.高考改革的时代背景
(1)高考竞争日益增加
(2)过分追求升学率带来的弊端
(3)家庭环境对高考的副作用
(4)素质教育与高考旧模式
2.高考改革的前期准备
(1)高考背后是国家意志
(2)高考体现认知规律的进步
(3)高考应有引导作用
3.高考新变革可能带来的变化
(1)全国统考和省自命题考试
(2)考试两次,单独录取
(3)3+任选科的模式
(4)英语+文/理科
(5)高校组队命题统考
(6)考试由国家组织,科目学校来定
(三)总结
上述有六种高考模式,都是针对旧有的考试模式进行改进。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