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没中标,这些经验有必要分享一下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经放榜,你们都中标了吗?有人欢喜有人愁,没中标的也不要灰心,总结经验,准备再战明年的基金!

  当我们想到一个思路,无限接近于确立选题的时候,先别着急奋笔疾书,一定要查重,看看这个选题别人有没有已经使用过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别人的文章还没发表出来,但是思路跟你一样。

  但还是想针对某些细节跟大家分享一下:

  1. 一定务必必须早早开始选题构思,千万不要以为时间还来得及。

  2. 选题务必是国际空白,而不是国内空白,已有人擦边球式做过但未受到广泛关注的选题。

  3.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充分地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切入点,但切忌要精确不能过分夸大。

  4. 技术路线图必须是让评审一目了然,知道你要干什么。不但要求科研思路清晰条理细致,文案上也考验了科研作图(技术路线)能力。好的技术路线图是加分的。

  5. 申请书提交后,按照标书关键词进行分类,计算机随机分配给评审专家。也就是说,同样一份标书,关键词的表现形式不同,选到的评委就大概率不一样。

  比如:治疗和预后比较偏临床;机制和通路比较偏基础,所以对应的临床大牛和基础领域大牛的数量就不同。如果倾向于自己标书分给临床领域专家或基础领域专家,在关键词的描述方式上还是要仔细揣摩。

  6. 写完标书最起码自己认为是finalversion后,最好的下一步是请别人来提意见。如果你的课题组里面有大牛师哥师姐,那最好不过了。如果没有,相信每个医学院或者大学附属医院里都有科研搞的很棒的老师教授,放下自己的面子,虚心地向他们低头请教吧。

  如果遇到一个曾经是国自然一审或二审的专家评委做你的老板,一定好好利用。

  7. 别人给你提到的修改意见可能会让你的标书看起来满目疮痍,但只要是别人提出来的就是不完善的地方,就要仔细考虑他们的意见,并且做出修改。能够让大多数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审题角度都感到满意的标书,才是滴水不漏、胜券在握的。

  基金标书写作易错点:

  一 、缺少研究假说

  如果在立项依据中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研究假说,从头看到尾都没有明白申请人到底想解决证明什么问题,到底有没有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让人无法判断,这样的标书只能让评审们给出低评价。

  二 、研究方案的缺陷

  有个别标书存在对照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从严谨的角度说,一些动物试验进行手术造模,对照组应该进行假手术,而不是什么都不做的空白对照,如果只有细胞试验没有动物试验,并不能直观地说明你这个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三、预实验太多

  预实验是支持你的课题可行性的重要证据,现在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预实验的重要性,因此很多人开始在这上面猛下功夫,可是有些人却下过头了,预实验在整个标书研究基础中不应该占过多的部分,只要能提示你现在提出的研究假说可行就足够了。

  四、立项依据

  有的标书立项依据写的特别详细特别多,虽然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但是写立项依据不是写综述,很多内容与申请课题关系不大,跟研究假说无关的内容完全可以删除。

  五、创新和特色

  创新对很多申请人来说都是个大头,基金委每年资助那么多项目,真正完全创新的很少,大部分都是鸟枪换炮。现在基金委已经开始侧重转化医学方向的资助,在医学科学部,如果你研究的东西不能在临床转化,不能在未来让患者受益,那么也很难得到评审人的青睐。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基金申请
SCI母语翻译
SCI实验外包
写作辅导
SCI论文辅导
在线客服
手机版
小程序
官方微信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