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改被拒的SCI稿件?
  被拒稿是投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没有谁能保证论文可以一次性见刊发表,通常来说,如果不是论文质量太差,论文被拒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论文无新意: 国际刊物最欢迎的是具有原创性的工作。实验论点重复别人已发表的文献,或经过简单推理就能从已知的国际文献中推理获得,或重复他人工作者常被拒稿。

  2、分析不到位: 有新的发现,但未能很好地提炼升华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有单纯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论的分析。

  3、内容不够分量: 不同杂志对论文内容的重要性要求是不同的,论文应该是该杂志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引起该杂志读者群的兴趣。

  4、理由不够充分: 论文提出的论点不能通过该实验方案所证实。逻辑推理有问题,实验方法学理论的欠缺。作者未能公正客观地从其实验结果中推得结论。

  5、实验不完善: 数据或分析存在严重缺陷。实验数据量太小,分子细胞生物体内实验 n>3,器官、动物体内实验 n>6,重复 n>3。实验条件控制不好,或没有设立对照组。

  6、数据统计处理不当: 数据统计检验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对或不够妥当。

  7、应用领域窄: 仅仅是区域性 (Local) 工作,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的工作(General),或仅仅是国外方法在中国某一地区的应用,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

  8、表述问题:表达很重要,好的表达让人看了很舒服,也很容易懂。很多专家都是写作高手,招博士生时也很注重论文功底。写好论文后,你还要推敲推敲,看是否清楚到位,不要因为自己的表述让人产生模糊不清的概念。因此,在自己的论文完稿后,还要多加检查,避免低级错误,力求表述准确,推断合理,达到合格水平。

  那么,知道论文被拒的原因后对症下药才是最关键的,如何修改SCI稿件呢?

  1、 修改材料

  主要指对论文引用的材料增加、删节或调整; 材料是论文中的“血肉”,它是证明观点的论据,是论点成立的依托。

  那么对选用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必要,即选用说明观点的材料;二是真实,即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实际,准确可靠;三是合适,即材料引用要恰当,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在修改论文中,要看引用的材料是否确凿有力;是否有出处;是否能相互配合说明论点;是否发挥了论证的力量;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具有说服力。要把不足的材料补足,要把空泛的陈旧的平淡的材料加以调换;要把不实的材料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坚决删除。

  2、修改结构

  结构是论文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是论文内容的组织安排。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论文内容的表达效果。结构的调整和校正,关系着全文的布局和安排。调整结构,要求理顺思想,检查论文中心是否突出,层次是否清楚,段落划分是否合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如何,全文是否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调整的原则和要求,是要有利于突出中心论点,服务于表现中心论点。

  3、修改语言和标点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要使论文写得准确、简洁、生动,就不能不在语言运用上反复推敲修改。论文的语言修改,主要是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表达清楚而简练,用最少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问题,是一篇高质量论文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使论文精练,必须把啰嗦、重复的地方,改为精练、简洁的文字;二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为了语言的准确性,就要把似是而非的话,改为准确的文字;三是语言的可读性,为了语言的可读性,要把平淡的改为鲜明,把拗口的改为流畅,把刻板的改为生动,把隐晦的改为明快,把含混、笼统的改为清晰、具体。

  4、修改错误的语法表达

  A、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 论等;涉及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B、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只是当时情况;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

  C、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基金申请
SCI母语翻译
SCI实验外包
写作辅导
SCI论文辅导
在线客服
手机版
小程序
官方微信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