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能否在 SCI 收录的杂志发表论文,是能否进入学术前沿,在国际公认的同一个平台上参与学术竞争,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一个基本标志。
那么,在SCI论文投稿中,论文审稿都有哪些常见状态,这些你都清楚吗?
退稿:论文不适合该杂志或有重要信息缺失,由副主编直接退回,时间往往1天左右。
秒拒:在分领域的编委中拒稿,没有进入审稿流程,多因缺少创新性,或论文写作过差,或质量过差,时间在1天到1周左右。
拒稿:进入审稿流程,审稿人认为论文有重大缺陷,或论文水平暂时还达不到本杂志(拒稿也可以通过argue重新进入审稿,或重大修改后再投)。
大修:主要原因:创新性不强,分组、主要数据不全,研究方法错误,统计错误。
小修:论文没有关键性缺陷,只是少数段落或字词表达的调整。
接受:接下来只需校稿就可以了。
SCI论文投稿后的审批状态也会有显示,投稿人可根据期刊网站发表的状态来判定自己的投稿处于何状态。
Submitted to Journal
当提交完毕后,显示状态是Submitted to Journal,这个状态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处理。
With editor
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会先到主编那里,然后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
① Editor assigned 编辑指派。
②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该编辑拒绝邀请,这就会让主编不得不将投稿论文重新分派给其它编辑。
Reviewer(s) invited
编辑已接手处理,正在邀请审稿人中。有时该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其中原因是编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时投稿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
Under review
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说明审稿人已接受审稿,正在审稿中,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刊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
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
审稿结束,等编辑处理,该过程短则几天,长则无期,曾有一篇论文出现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状态已近一个月了,还是没有消息。
Decision in Process
到了这一步就快要有结果了,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还是直接拒,当然也有可能直接接受的,但可能性很小,呵呵。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小修/大修,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
修改后一般会再发给审稿人看,所以一定要细心的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态度要谦逊,要让审稿人觉得他提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的,然后针对他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能修改的就修改,不能修改的给出理由,而且都要列出来,论文的哪一段哪一行修改了最好都说出来,记住给审稿人减少麻烦就是给你自己减少麻烦!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修改后重新提交,等待编辑审理。
Accepted
如果不要再审,只是小修改,编辑看后会马上显示这个状态,但如果要再审也会有上面的部分状态。
Rejected
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回信中出现sorry,regret,reject等,这意味着论文被拒稿了。但是在拒稿之后还是应该关注一下修回信。首先,我们要看拒稿信中有没有包含评审的拒稿意见。有的拒稿信中会给出中肯的拒稿意见,针对这些拒稿意见可以对论文进行有效地修改,提升论文的总体质量。
另外在拒稿信中还要关注主编有没有说到当你能够完善地回复拒稿意见之后,期刊是否会有拒稿重投的机会。这表示你经过修改后最终还是有投稿到这个期刊的机会。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