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医生都会发出“写医学论文难,发表医学论文更难”的感慨。 为什么大家会感觉发表医学论文很难呢?主要是因为不太了解学术论文投稿发表的一些技巧,还有就是对学术论文本身的认识问题。下文小编介绍提高医学论文发表机率的方法。
1、论文应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对象,只有及时刊出符合办刊宗旨、又满足读者需求的论文,才能不断提升期刊质量。《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是大型现代骨科综合性期刊,坚持自主创新,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骨科学术前沿,展示最新成果。
以实用性强、信息量广、时效性快、诚信高效,取信于民。读者对象是广大骨科专业工作者。由于广大作者和编者的辛勤耕耘,本刊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已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国内、外12种著名数据库及文摘刊物的收录源期刊(核心期刊)。
2、科学性、创新性是论文的核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和其它学术期刊一样,关注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论文中采用的资料真实可靠,实验数据准确无误,要进行统计学处理,具有可重复性。但从来稿中发现不足之处在于:
(1)缺少创新性:科学的本质是不断创新,是推动医学科学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志。所谓创新,就是要求在观念、理论、技术和方法上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见解。因此,选题时就应根据自己研究的成果,结合文献检索,从中找出创新点。就一篇论文而言,不可能所有内容都创新,只有一点改进、弥补了一个缺陷或提出一个新见解,就是创新。创新不断积累,就促进医学科学不断进步。低水平的重复,是撰写论文的大忌!讨论是论文的精华部分,作者可利用这个平台,就临床资料,特别是创新,展示精辟的论述以加深读者对论文实质的认识,利于交流和传播。
(2) 科研设计缺乏规范性:不论实验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其科研设计必须规范、客观,能说明该研究课题的样本数。有的作者为提高其治疗方法的治愈率,有选择的进行病例统计、总结,失去了真实性。
(3)诊断依据不足、随访时间太短或时间跨度太大:临床研究论文一定要有明确地诊断。有的论文诊断依据不足,缺少必要的鉴别诊断,其真实性、科学性大打折扣。
目前,骨科疾病随访时间国内尚无统一规定。国外医学杂志要求,随访至少为治疗后2年及其以上者,少于2年者不受理。关于随访时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目前的要求是:骨创伤随访时间不少于1年;骨疾病宜在2年以上,疗效不稳定者,随访时间还应相应延长。
(4)病例数不一致,缺乏统计学处理:有的送审论文题目所写的病例数和正文中不一致,有的图表中各组例数相加与总数不一致。其原因多半是一时粗心、疏忽,但个别作者也难逃东拼西凑之嫌!
有的论文数据未行统计学处理(显著性检验)或仅计算百分率(相对数),难以分析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异。论文中的统计学处理,必须注明何种统计学软件、检验方法,结论性指标要写出具体的检验值,如 t值、x2值、Q值等,最后列出P值。
3、结构严谨、文字流畅是论文的基础
审读论文,既要看文稿的内涵,又要看其文字表达能力,两者不可偏废。因为结构严谨、文字表达完美,可将论文的内涵著释的非常清楚,叙述生动、优美、流畅,读者阅之,兴趣盎然,爱不释手!因此,高质量的论文应是:思路清晰,逻辑合理,文字精练,推断顺理成章。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