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修改有哪些方式?
  投递一篇SCI论文到期刊的结果不外乎三种:拒稿、收录、修改再投。为了尽快的顺利发表见刊,我们在修改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做到一步到位,减少修改的次数。那么,通常有哪些修改的方式呢?

  第一种方式

  每一天回答一个问题

  对于绝大部分论文,如果有两个审稿人,修改意见可能会有20条左右。如果每一天修改一条,基本上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对于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把所有的困难进行分解,然后一条一条地去克服困难。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把容易的问题先回答了,而困难的问题留在最后。

  由于每一天都会过一遍这些问题,或许某一天来了灵感,就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花时间会很多,每天都占用一点时间,每天都想同一个问题,有时候自己都会觉得腻味。

  第二种方式

  先放置半个月,再动笔修改

  这是很多人采用的方法。我在某次国际会议期间,和领域内最好的一起期刊主编聊天。当时,他说到一个问题,如果他要求一个作者对论文进行大修改,如果作者不到一个礼拜就返回的话,很有可能会直接拒稿。因为,他认为作者可能没有认真对待审稿人的修改建议。

  也因此,有一些作者见到审稿建议后,先看一眼,花半个月时间思考怎么回答他们的问题,等问题都想得差不多了,才对论文进行修改。这样也符合编辑的“心理诉求”。

  第三种方式

  先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如果能够集中精力把里面最困难的问题解决掉,其它问题就不再是问题。然而,这种方式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就是在想核心问题时,不见得一时半会能够解决。如果拖一天没有解决,拖两天没有解决,可能快到修改稿返回规定日期,还没有动手去整理回答意见。

  如果在最好期限内,把这个难题解决了,再去回答其他小问题时,又有可能遇到新的难题。最终,可能自己都没有时间多看几遍修改建议回答说明。

  第四种方式

  把问题分担给每一个共同作者

  一篇论文如果有6个作者,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特别擅长的地方。如果一篇论文有20个问题,分给每一位作者也就只有4个问题了。到最后,只需要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就能够完成论文修改了。

  这种方法看上去是比较好的,体现了每一个作者的贡献。但是,缺点是每一个作者不见得都齐心,很多人认为,论文的修改,其主要工作一定是论文的执笔者,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如果有人一阵子很忙,虽然他答应帮助回答,但是迟迟给不回复,可能会耽误大家很多时间。另外,对于特别困难的问题,有些作者会打退堂鼓,反而,影响自己的信心。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基金申请
SCI母语翻译
SCI实验外包
写作辅导
SCI论文辅导
在线客服
手机版
小程序
官方微信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