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生而言,想要完成一篇SCI论文本身就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加上繁忙的工作,留给科研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在进行SCI论文写作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
一、SCI要怎么选题?
方法一:从文献中来选题。这是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方法。广泛阅读,才能激发好的思路。但这里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你能看的,别人也能看,甚至是你不能看的(或仅能看到摘要),别人也能看。因此,要想获得比别人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就只有两种方法:
(1)阅读量很大,但这并不现实,因为大家上班已经很辛苦了,下班就想好好休息一下。因此不可能有很大的阅读量。
(2)如果方法(1)不可行,要获得更有用的信息的途径是阅读高水平的临床杂志,如果你外文好,则世界范围内的四大名刊是必须要读的(JAMA,NEMJ、lancet 、BMJ),学习学习别人的研究设计、统计方法对自己很有好处。如果你外文不行,那么部分名刊的中文版就必须要阅读了。
方法二:从临床中的特殊表现、体征来选题。我们写论文,分析病例,最终都是要靠病例资料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临床中的特殊现象,从临床中发掘题目。
二、SCI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临床医学方面的论文与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的论文有很大的区别。首先,除了case report之外,对大部分临床SCI论文,尤其是水平较高,拥有大量data的论文来说,数据统计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这方面的论文病人的样本数和临床检测指标比较多,数据比较庞大,而且有时候数据会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要想开发成优秀的SCI论文,专业的数据分析统计就显得必不可少。
有些简单的统计分析可以自己完成,但有些复杂的则需要专业统计人士来完成,这可以通过合作挂共同作者的模式来实现,从而更好地从专业角度挖掘数据的闪光点和开发论文的创新点。数据统计的好坏在投稿时是会有很大差别的,对一些top的论文来说尤其重要。
其次,与基础生物医学论文要求完全的原创不同,临床论文不管是原创的,还是一些重复验证性的论文,都有一定的意义,因为你的论文反映的是不同国家、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即使做的工作、检测指标与已发表的论文类似,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就看你怎样开发你的创新点了。
你可以多检测一些相关指标,或与已知论文的data做比较,找差别,体现你工作的意义和亮点,这需要在论文的讨论部分有一定的升华。
在设计临床project之前最好对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有较全面的了解,科学全面准确地设计,别到写论文投论文时缺东缺西,最后补都没法补,检测指标是多多益善,多了放着总比要用时没有好。在阐述结果时要深入、透彻、全面,用词专业科学。
最后,临床科研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如研究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疾病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又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研究的本身要求有所创新、实用、科学性强,从创新来讲,可以分为开创性与重复验证性研究,一般从道理上讲,科学研究必须具备创新性,且力争创新,但在具体实行上不是事必创新,重复也是科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必要的重复验证也不可忽略。
研究论文的写作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进行,所获资料力求准确、无误、无伪,经过整理、统计、处理、分析综合,得出科学结论。
切不可以主观愿望取舍资料,造成错误结论。撰写论文用词要简明、准确,注重学术语言,层次要分明、论证严谨、逻辑性要强,对读者要能产生感召力。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