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申请没经验?有这份攻略就够了
  作为首次申请国自然基金的科研工作者,就像初生的牛犊一样,有着一股不怕输不怕失败的气势,但是即便再如何的不怕失败,内心都是希望能够顺利获得基金的。那么,我们在第一次申请基金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内容呢?

  1. 把握学科前沿,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

  从自然基金设立的初衷可以看出,科研申报项目选题的理论或现实意义,是项目获批的首要条件。因此,在积极争取发表高IF论文的同时,潜心研究学科的前沿,科学处理好冷门与热门的关系,坚持自己的特色,是学术青椒成功获批国基项目的必由之路。

  2. 处事低调,提高学术情商

  作为学术中人,参加学术会议、评审学术论文、进行学术考察、评审科研项目,这些人际交往必不可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事低调的做人准则,同样适用于学术界。

  3. 坚持纵向、横向并举

  随着双一流工程的持续发酵,可以预言,国基项目的竞争会趋向于白热化。除了学术大牛、学术精英,作为普通科研工作者,国基项目成功申报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换句话说,科研项目缺失、科研经费断档的威胁,会成为大多科研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因此,坚持纵向的科研申报与横向的科研协作、校企合作,是科研工作者摆脱现实困境的不二法门。没有主持项目,参加者也行;当不了老大,做个科研打工者也行;没有纵向课题在研,小打小闹弄点横向课题维持生存亦可。21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经历过国际视野熏陶的科研中人,应当有宽大、豁达的科研心胸。

  4. 收集信息要趁早

  要拿下一个竞争激烈的基金可能会需要六到九个月的时间,所以尽早下手是十分重要的。

  你可以准备一份可以申请的基金列表。列表中应该包含你申请时所需的关键信息,包括赞助者(基金发起机构)名称,赞助截止日期,以及其他要求和关键信息。

  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基金,你可以请教系里的导师、实验室同事还有最近几年的校友,听听他们的相关经验。而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基金,就可以开始收集写作申请书所需的关键信息了。可以收集一些你所申请基金的早先的申请书,看看评审们给出的意见。不论是通过还是不通过的申请都会对你有所帮助。

  5. 制定计划并定期写作

  要写出一份有竞争力的基金申请书需要很多时间,要在繁重的实验、各种其他工作以及家庭责任之间寻找平衡并不容易。

  为了减轻压力,可以把基金申请分割成小块,设定不同的分任务和时间点。一份包含每周和每日任务的计划可以有效避免拖延。每天或者每两天一次的规律性写作可以帮助你保持写作的状态,不至于手生。而形成写作习惯不仅可以增加效率,还可以减轻焦虑。

  6. 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你要对自己所在的领域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发现该领域中的重要空白,这些空白一旦被填补将会极大地推进学科的进步。你可以列一张领域内重要问题的清单,并且通过阅读同行评审和综述论文,或者参加研讨会和学术会议来不断更新这张清单。通过与导师、领域内重要专家和同事的交流,清单的范围可以逐渐变窄变深。

  许多出众的项目都是将两项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项目可能会给现有的研究或者临床实践带来重大的变革。所以,对多个学科和方向更广泛的了解也是很有必要的。为此,你需要多找机会参加不同主题的研讨会,和专家交流并且广泛地阅读科学文献。然后认真地考虑如何将其他方向的概念和方法应用到你所研究领域的空白之处。

  最后,记得把你的想法和导师、其他研究者和同事分享,以此来评估其重要性和创新性。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基金申请
SCI母语翻译
SCI实验外包
写作辅导
SCI论文辅导
在线客服
手机版
小程序
官方微信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