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科研工作者,包括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等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千辛万苦得来的实验结果,不知道该如何展现给别人?曾经有位论文审稿人在自己的博文中就写道:“我审稿时看稿件的顺序是题目、摘要、图表、前言、参考文献和正文”。可见论文中图片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处理一张图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图片质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录用。
而反过来,仔细分析大牛们的论文,不难发现,这些高水平论文的图表质量也高人一筹。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SCI论文配图呢?
原则一:分辨率
多数期刊对不一样的图也会有不一样的要求,一般情况来说有三种要求:
1、line artwork(纯纯的黑白图,没有中间颜色)是要求最高的,1200dpi 以上;
2、combiantion artwork(halftone artwork 与 line artwork 的组合,或彩色图与 line artwork 的组合)属于中间档,600dpi 以上。
3、halftone artwork(颜色深浅有差别的灰度图,也就是我们最常用的形式)要求最低,300dpi 以上就 OK 了;大家可以从实验阶段就留心保存高分辨率的原始图,一般来说 600dpi 就完全够用了(line artwork 是极少数的情况,特殊对待),当然也不能一味追求高分辨率,分辨率太高会导致图片很大,投稿时上传容易出现困难。
原则二:图片格式
多数期刊要求图片为 TIFF 格式或 EPS 矢量图,并且要形成独立文件。好多同学就会冒出来说:“我好钟意 bmp 或者 jpg 的。”小编大人对此表示绝不能纵容这类习惯的养成,因为这两种格式包含的信息量相对较少,即便是可以转换为 TIFF,质量也会因此而下降(部分图像信息也会丢失哦)。
那又会有好多同学冒出来说:“矢量图看起来好清楚哦!”其实那和 TIFF 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是满足分辨率就通通可以。
原则三:物理大小
关于这方面小编要强调这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在投稿阶段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要求。可在印刷排版时就会变的格外讲究起来。但是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一般情况只会规定一下宽度,半幅(单栏)在 7.5cm 左右,全幅(双栏)在 15cm 左右,不同期刊的要求会略有差异。
原则四:色彩要求-仅针对彩色图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很少会注意,一般情况分为 2 种:RGB 用于数码设备上;CMYK 为印刷业通用标准,这两种对图片色彩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多数期刊在 Manuscript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阶段会要求图片为 CMYK 色彩。
但现在很多期刊都是有网络版的,且 RGB 图比 CMYK 图表现出的效果好,色彩亮丽,更适合出现在网络上。而由 RGB 转变为 CMYK 模式容易,但是由 CMYK 模式转变为 RGB 模式,图象的表现力却会下降。所以有些期刊开始要求提供 RGB 的图。
简单总结一下:会议论文对图片质量的要求比较低,一般投了后基本都没有修改的机会,而杂志论文对图片质量的要求相当高,可能来回改几次才能满足要求。如果论文投稿前就达到了较高的质量,相信修改时会轻松很多。
图片复制与粘贴的小技巧:如果图片的来源是origin、visio、autocad等软件,且图片以后不需要再次修改,建议粘贴时采用“选择性粘贴”,选择“windows图元文件”或“增强型图元文件”;
文字复制与粘贴的小技巧:如果文字的来源是网络、pdf文件或者其他文档(格式不同),建议粘贴时采用“无文本格式”粘贴。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