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olar Disord:急性躁狂住院患者的细菌感染风险



     主要发现:调查显示,急性躁狂住院个体的细菌感染率较对照组高5倍以上,抗生素暴露率也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及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尿路,男性为呼吸道。


      免疫异常已被确认为严重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之一。记录显示,许多双相障碍患者存在免疫异常现象,急性躁狂患者可出现免疫激活。然而,急性躁狂患者免疫激活的原因尚不明确,其中微生物暴露被认为是人类免疫激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基于人口的研究表明,细菌感染是后续严重精神障碍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为了探明急性躁狂住院患者的细菌感染状况,研究者Robert Yolken等调查了急性躁狂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处方情况。结果717日发表于《双相情感障碍》杂志,要点如下:


研究方法

      研究样本来自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Sheppard Pratt卫生系统临床研究,包括234名急性躁狂住院或日间病房患者,时间跨度为19992月至20163月。研究者调查了他们的近期全身抗菌药物处方情况及感染部位,同时评估了因其他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抑郁症)住院的368名患者及对照组(无精神障碍史)555名个体。


      研究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比较了不同诊断下个体的抗菌药处方率,人口统计学因素作为分析中的协变量。抗生素包括口服或非肠道给药剂型,不包括外用制剂或滴眼液。抗生素处方率定义为三天内的抗菌药物暴露率。


主要结果

      总样本量为1157,包括234名急性躁狂住院患者、101名双相抑郁患者、70名抑郁症患者、19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55名非精神病对照。整体平均年龄33.2岁(SD=12.8),59.2%女性。


抗生素处方率

 

      调整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吸烟等因素后,各诊断组抗生素处方率比值比(*p8.1×10-5**p1.7×10-4)(Yolken R, et al. 2016


      分析发现,急性躁狂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处方率大幅度升高(调整后比值比aOR=5.595%CI 2.2-14.1p0.0002)。总体上,234名急性躁狂住院患者中18名(7.7%)接受了抗生素处方,555名对照个体中仅7名(1.3%)接受了抗生素处方。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处方率分别为3.1%4.0%2.9%


       急性躁狂的两种住院方式(住院部、日间医院)中,住院部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处方率更高(aOR=6.195%CI 2.4-15.8p0.00009),且躁狂症状严重度更高;未发现住院方式与其他临床评分、人口学因素或精神科药物使用相关。


      未发现其他精神障碍与近期抗生素处方率存在关联,但整体精神障碍抗生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aOR=3.795%CI 1.5-9.2p=0.004)。


抗生素种类

      精神障碍受试者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广泛,包括四环素、青霉素、磺胺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给药途径均为口服。各亚组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无显著差异(p0.10)。


感染部位

      泌尿道是女性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呼吸道及粘膜是男性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其他感染部位包括皮肤、软组织、口腔等。


启示

      调查显示,急性躁狂住院个体的细菌感染率较对照组高5倍以上,抗生素暴露率也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及其他精神障碍人群。同时发现,其他精神障碍住院个体,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抑郁症患者,尽管在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率也有所上升,但并不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在躁狂住院患者中,抗生素使用与多个部位感染有关,女性中最常见为尿路感染,男性为呼吸道。


      研究者提出了若干机制解释急性躁狂与抗生素使用的关联。一种可能性为,潜在的细菌感染导致免疫激活,诱导了躁狂发作,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可能与此过程有关。其他可能性还包括,躁狂个体的细菌感染率升高反映了该人群免疫系统水平的下降,以及抗生素可导致微生物改变,从而升高情绪状态改变风险等。无论机制如何,结果提示针对细菌感染的预防与有效治疗,应成为躁狂患者管理中的重要组分。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hysci@yhy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基金申请
SCI母语翻译
SCI实验外包
写作辅导
SCI论文辅导
在线客服
手机版
小程序
官方微信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